这次来三十里堡,我很想写点东西,很简单,是炉火启发了我。

我是夜班巡查的,绕着村子转两圈,初春,冷,很冷。村子里的值班室有一个烧煤的炉子,每次从外面回来,炉子就是我们的幸福。炉子里的火苗跳动着,像心跳,温暖着冰冷的手脚。

和我一样,家赞校长也是一位有着乡土情节的人。我们围着炉子聊天,抵御着漫漫长夜。我们聊到我们俩的幸福,幸福到不好意思和站在马路边的同事们说;聊到孩提时,家里烧不起炉子,买不起手电筒的经历;聊到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故事。

煤慢慢地燃烧,你慢慢会适应烟的味道,慢慢欣赏炉缝里透出的火焰的光亮。我们又聊到了这次经历,聊到了为什么要来。我们俩出奇地一致,为什么要来?我们都是凌晨三点开始给每一位党员、老师打电话,发微信,作为学校的领导,从内心感谢站出来的每一位同事,也深知这项工作的不易。那么局里呢?六百人一天安排齐,多难!怎么办?报名参加!这是最好的支持,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

来了才知道,困难远远超出脑子里的预设。以前看电视里“大白”的装束,觉得挺神圣,挺有观感范儿。穿上才知道,十分钟行,但是十小时,一天,就不是那么好玩了,就餐,解手,都得好好思量了,这时候真的理解当初武汉那些白衣天使的经历了。一圈巡查下来,疲劳,冷,于是又奔向炉子,又开始了关于炉子的聊天,聊到疫情,聊到复学,聊到城乡经济。静静的炉火,虔诚地聆听着我们两个人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值班师傅给我俩留了几个地瓜,这成就了我们一夜的惊喜,拍照,发给家人。我爱人也是金普一位老师,当我把烤地瓜的场景和她视频时,她满眼泪水。她可能是太感慨我的处境了吧?满是灰土的偏厦子,煤烟,满手煤灰,地瓜糊的多,可吃的少,但她何尝知道我内心的幸福。关于这,我说点实话,我特别享受这一过程。苦,当然是有;危险,也有。然人生,不能没有阅历,阅过了,才叫历。很快知天命之年,当国家和社会有难之际,你尚可被需要,岂不是幸事?就如这炉火,不逢疫情,不逢寒夜,又岂能如此入我心境?

家赞校长和我说了一句话,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是我在炉火边听到的一个小哲理。和炉火一脉相承,炉火虽小,但要追求炉火纯青;炉子不大,但要以小见大。

炉子边,也听听村书记的唠嗑。他管着六百多户,谁家有樱桃园,谁家有九十高龄老人,谁家有确诊,谁家有疑似,乡镇经济,发展蓝图,如数家珍,成竹在胸,他的言谈举止里,透视出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公路线上的大货一刻也没有停歇,和寂静的三十里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三十里堡,这个铁路线和陆运线上的城乡经济宠儿,也正在悄无声息地融入国家经济腾飞的命脉。时已春分,黎明的百年老镇,乍暖还寒,晨雾中的果园,工厂,学校,民宅,都在静待病毒清零,春暖花开。

疫情终将过去,但三十里堡的炉火,我会记得好多年。

大连保税区金港学校

李绍成

314疫情以来,金普新区教育文旅局迅速集结416名男党员教师组成教育系统先锋队,驰援三十里堡、七顶山街道。负责18个村,2个社区,楼房529栋,19158户,平房户数13028包保工作,24小时轮班值守,严格执行金普新区封控区居民“足不出户守住人”的要求。其中,有一把手校长29名,副职干部35名,中层干部94名,一线教师264名。大连保税区金港学校李绍成校长就是其中一员,工作之余,苦中作乐,写下了随笔《三十里堡的炉火》。文笔清新自然,真情实感跃然纸上,刊载如下,供大家欣赏。

——大连市金普新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局长 吴建昌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211544606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