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巴蜀中学举办首届基础教育数字化高峰论坛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本次活动主题为“数字赋能·融合创新”,20余名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机构负责人、中学校长及全国近百所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巴蜀,聚智同行,见证数字为教育赋能的无限可能,共贺巴蜀中学的九十周年校庆。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首先进行了致辞,并为巴蜀中学九十周年校庆送上了祝福。顾明远指出,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大家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并对巴蜀中学在数字化领域开展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顾明远教授为巴蜀中学九十周年校庆题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谯建与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舒义海分别进行致辞。他们指出,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是发展所需、改革所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谯建致辞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舒义海致辞
本次活动围绕前沿理论、教学实践、策略研讨等方面,开展了“教研转型与理论创新”“教育变革与理论前沿”“现实转型与实践创新”“巴蜀中学数字化创新课堂实践与探索”四个主题论坛以及“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路径”主旨报告。
在其中的论坛四——“基础教育数字化:巴蜀中学数字化创新课堂实践与探索”,初中英语教师莫涛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刘勇,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助力教师减负增效、以数为据开展精准教学的应用报告。
对初中英语教师莫涛而言,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班级学生数量多、作业批改工作量巨大、学生学情分析难。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的使用为他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作业设计上,云思智学将原册教辅电子化并深度加工,多样化的资源渠道推动教师合理设计作业。在作业采集上,智慧作业机、高扫仪和手机满足了不同作业的采集需求,不改变教室和学生的习惯。在作业批改上,高速扫描仪+留痕打印机自动批改题目,减少重复性批阅工作,系统采集学生作业数据后,还会自动生成报告,帮助教师有效掌握学生学情,真正实现“数据化”精准教学。
作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精准点评。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将题目按照错误率排序,提升课堂效率,“将批改作业的时间用于更细致、更富有针对性的讲评”。此外,通过学情自动分组,生成学生个人画像,助力打造“个性化+数字化”智慧课堂。
莫涛老师在分享经验
对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刘勇这位管理者而言,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是促进教育设备、技术、课堂、师生理念数字化转型的利器。高精准题库供给、高质量作业设计、便捷的学情采集、多维学情反馈、作业督导管理五大功能,帮助管理者以“作业”为抓手,开展大规模个性化精准教学。“大数据AI+深度调研”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轨迹分析提炼,方便一线老师分析预判,对学习轨迹进行迭代、调优,帮助学校管理者定制化路径,生成服务。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智能、快捷、全面的分析,帮助教师自我改进教学过程。最终搭建“资源的融合与分层分类分享,个性化资源的实时推送,学习情景的实时采集、分析与反馈,实时的互动交流与协作”的智慧课堂。
刘勇主任在分享经验
据悉,巴蜀中学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动智慧教育建设,并取得阶段性的沉淀,成功申报工信部、教育部的全国“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基于“名校网络课堂”的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项目入选教育部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获教育部“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创新案例。在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的助力下,巴蜀中学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校内日常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也能够灵活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